12月9日,2023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座谈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主题是“从乡村治理到乡村经营:中国乡村的现代化转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出席并致辞。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作主旨发言。
何维指出,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何维强调,面对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任务,我们探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工作的统一领导,以中共领导下的多元共治为框架凝聚治理合力。全面把握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方向,构建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乡村经营新局面。何维表示,农工党要立足界别优势,联动社会力量,为基层治理主体协商共议搭建平台,履行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服务国家和地方高质量发展大局的政治责任,展现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强大的制度优势,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持续赋能。
2023基层治理创新座谈会12月9日在京召开。图为会议中的圆桌对话环节。农工党中央供图
会议还设置“乡村治理模式创新探索”“乡村经营中的多元力量”两场圆桌对话环节,并发布了乡村基层治理模式调查研究调研报告。
座谈会由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吕忠梅主持。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委、农工党中央各专委会、基层治理模式典型省份农工党省委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基层代表参加座谈会。(完)(《中国新闻》报记者刘军)
中新社香港12月10日电 香港特区第七届区议会一般选举10日举行。这是香港特区完善地区治理体系及重塑区议会后的第一次全港大型选举。
今年5月2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完善地区治理建议方案。其内容包括:改革区议会的组成;引入资格审查制度,所有区议员均需通过资格审查;区议会职能需回归基本法中“非政权性咨询组织”的定位,而体系要充分体现行政主导;引入履职监察制度,确保区议员履行应有职责等。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当时表示,方案按照三个指导原则进行:国家安全必须放在首位,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充分体现行政主导。
为落实建议方案,相关法例的修订工作随后进行。5月30日,《2023年区议会(修订)条例草案》刊宪,次日提交香港特区立法会进行首读和二读,7月6日条例草案进行三读并获全票通过,这意味着重塑区议会的相关立法工作顺利完成。
7月7日,李家超根据香港基本法签署经特区立法会通过的《2023年区议会(修订)条例》。条例于7月10日刊宪,并在刊宪当日起实施。
根据修订条例,香港特区第七届区议会由委任议员、地区委员会界别选举产生的议员和区议会地方选区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数目比例约为4:4:2,另有27名当然议员,区议员总数将有470名,即委任议员179名、地区委员会界别议员176名、区议会地方选区议员88名、当然议员27名,任期四年。
10月17日,本届区议会一般选举提名期开始,至10月30日结束。提名期内,18个地区委员会界别和44个区议会地方选区的选举主任共接获399份提名表格(不计算1名已退选的人士)。
11月10日,区议会资格审查委员会完成399名候选人的提名审查,认为全部候选人符合“拥护基本法”和“效忠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要求和条件,并裁定他们的提名为有效。
12月10日举行的第七届区议会一般选举,将选出176名地区委员会界别议员及88名区议会地方选区议员。
新一届区议会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履职。(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