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香港12月10日电 (记者 戴梦岚)“第18届2023爱心奖颁奖典礼”12月9日在香港凤凰卫视总部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及香港的7位个人(团体)获得本届爱心奖,每位获奖者(团体)将获颁18万美元奖金。颁奖典礼由港澳台湾慈善基金会主办,凤凰卫视协办及制作播出。
“第18届2023爱心奖颁奖典礼”12月9日在香港凤凰卫视总部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及香港的7位个人(团体)获得本届爱心奖,图为获奖者合影。中新网记者戴梦岚摄
本届爱心奖7位获奖者(团体)分别是:来自内地的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王颂汤、刘小钢、陈行甲,来自香港的释宽运,来自台湾的袁万丁、癌症希望基金会。此外,为感谢香港特区政府首任律政司司长梁爱诗为爱心奖作出的贡献,特向她颁授荣誉爱心奖。
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副局长梁宏正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他说,推动志愿慈善工作除了靠政府投放资源之外,民间团体与企业的力量也十分重要。特区政府今年在全港各区成立了关爱队,相信关爱队能够把服务延伸到全港社区,让更多有需要的市民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爱护。
爱心奖终选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焯芬表示,自2006年以来,爱心奖评选已成功举办了18届。感谢历届114位爱心奖获奖者,每位获奖人都有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的精神共同形成了一个百花齐放的“爱心大花园”,激励人们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第18届2023爱心奖颁奖典礼”12月9日在香港凤凰卫视总部举行。图为主礼嘉宾和获奖者合影。中新网记者 戴梦岚 摄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徐威说,凤凰卫视近年来不断加大参与公益的力度,拓展人文关怀的广度,期待与爱心奖各位获奖者一道,汇聚更多善与爱,传播中华慈善文化。
颁奖典礼主礼嘉宾,周恩来侄女、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创始会长、中新社原副社长周秉德对记者表示,她对成为爱心奖第17届获得者和第100位获奖者感到非常荣幸。作为以周恩来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秉承“怀慈善之恒心,献福祉于民众”的使命,传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德和优良家风,将爱心转化为一个个公益慈善项目,愿与各界爱心人士携手为社会福祉作出更多贡献。
“第18届2023爱心奖颁奖典礼”12月9日在香港凤凰卫视总部举行。图为本届获奖者、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创办人陈行甲发表演讲。中新网记者戴梦岚摄
本届爱心奖获奖者、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创办人陈行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公益新兵,获得这份大奖感到很意外,也很荣幸。获奖是对自己公益人生的信任,未来将带着爱心奖的这份期待和信任,继续连接爱、传递爱,让爱在人世间循环。
爱心奖于2006年由港澳台湾慈善基金会创会主席林添茂创立,旨在选拔无私奉献的爱心楷模,多年来发展成为融合海峡两岸暨港澳以至全球华人的公益慈善奖项。本届爱心奖颁奖典礼录像将于12月底在凤凰卫视等电视台和在线平台播出。(完)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程玉洁 张素)“中日高端智库学者对话:国际变局下中日维护和平、促进繁荣的共同责任”国际学术研讨会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日两国的多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参加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姚枝仲在会上指出,中日应以纪念缔约45周年为契机,重温条约精神,恪守条约义务,坚持“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严格遵守既有政治原则,不挑战对方核心利益,优先管控风险,妥处敏感因素。
“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需要理性、积极的观念基础与民意环境,这就需要智库发挥作用,不断开展坦率、深入、富有建设性的沟通对话。”姚枝仲说。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联部原副部长刘洪才也表示,希望两国继续坚持弘扬和平友好条约精神,加深对话交流,通过各种方式解决两国民众的相互认知问题。
他还强调,中日双方应携手解决当前全球存在的和平、发展、信任和治理赤字所带来的挑战,推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日本众议院议员、前经济企划厅长官船田元在发言时表示,两国关系虽然存在一些困难,但期待双方克服困难、改善关系。他还结合自身经历指出,促进日中双方增进理解的一个重要渠道是加强两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日本众议院议员绪方林太郎结合其担任外交官的经历指出,日中之间应推动建立各项规则制度,从而加强各领域合作,有效管控分歧,积极相向而行,提高两国关系的可预测性,最终推动双方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东海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杨伯江表示,缔约45年来的实践表明,中日在经济社会政策、全球治理和绿色转型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具有巨大潜力。中日关系发展得好不好与和平友好条约等四个政治文件遵守得好不好直接相关。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现实同样证明,阵营对抗没有出路,和平共处、互利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
杨伯江说,中日两国需要坚守条约初心,坚持和平共处、反对霸权主义、正确处理台湾和历史问题。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种种挑战,中日应以条约精神为指南,增信释疑,深化合作,共同承担起维护和平、稳定与繁荣的责任。
日本国际论坛理事长渡边茧呼吁双方重温曾有的共识,挖掘共享的价值利益,通过对话交流解决分歧、相向而行。他还说,日中两国学者和研究机构在促进对话、理解和合作方面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多位学者在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其中,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河合正弘指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避免全球经济出现实质性割裂,对于日本和中国这两个经济上高度依存的国家来说,维持“建设性而稳定”的双边关系、推动“战略性互惠关系”等至关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副理事长王镭指出,全球经济正向“慢全球化”演变,中国经济也迈向高质量发展,这为中日经济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中日应以长期积累的经贸关系为基础,携手应对全球经济变局,实现和平、繁荣的共同目标,为亚洲和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日本综合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所副理事长高桥邦夫表示,日中双方需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建议政府官员、学者、民间团体之间开展一系列交流以推动改善双边关系。他对两国关系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双方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共赢。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吴怀中在进行主旨演讲时说,中日关系正经历深刻的范式变化,这种变化使两国在基本相处之道、共识基础和打交道模式上与以往产生了明显不同。他认为中日未来要构筑和平共处、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关系,需要共同树立正确认知、有效管控分歧、推进互利合作、承担大国责任和促进人文交流。
本次研讨会还设置“世界变局下的中日国家发展战略”“亚太地区秩序与中日共同责任”“各领域务实合作与中日关系前景”三个单元的学术报告。(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