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以来,我国北斗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应用深度持续增强。
最新数据显示,北斗在国内导航地图领域实现主用地位,北斗定位服务每天被使用超过3600亿次。今年,北斗已成智能手机的“标配”,申请入网的300多款智能手机都支持北斗定位。
“天上的北斗”在变为“身边的北斗”的同时,还在变为“全产业链的北斗”。目前,北斗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健,已形成芯片、模块、天线、板卡等完整型谱,软件、算法等完全自主研制,国产芯片出货量实现超亿级规模。在湖南、湖北、江西等地,随着完整产业链的形成,北斗产业呈现出以重点城市为主的集聚式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北斗的国际“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前不久,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截至目前,北斗产品已在全球半数以上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
按照计划,下一步我国将积极拓展北斗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领域应用,助力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培育“北斗+”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还将实施北斗大众消费领域应用推广行动,培育一批好用易用的新产品新应用。 【编辑:唐炜妮】
中新网阿联酋迪拜12月10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9日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期间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谈及他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的友谊。
12月9日,阿联酋迪拜,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当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中外媒体的提问。(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摄)
解振华说,我和克里先生认识已经20多年了,我们是好朋友。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重视和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这个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它能够为我们子孙后代造福,能够使地球更美好,这是我们共同的理念。
解振华坦言,他和克里在气候和环保领域,已经合作了很多年。通过合作,一方面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危机;另一方面也对改善当下复杂的中美关系发挥了一些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中美合作,推动多边气候进程,真正为世界的未来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解振华说:“他(克里)今年已经80岁了,我今年75岁了,我们不会离开这个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还会为这个领域的进程往前推动尽我们的努力。”(完)